第一篇 篮球的传入和发展 (1895—1936) 第一章 落地津门 / 2 一、点燃的星火 / 3 二、缓慢却在燃烧 / 4 第二章 星火燎原 / 6 一、雨后春笋 / 6 二、竞赛规则、场地 / 8 三、用球 / 11 四、裁判 / 11 五、当时中国的三大篮球赛事 / 12 六、远东运动会篮球赛 / 13 百年传奇王耀东 “飞将军”孙立人 七、男篮首次参加奥运会 / 17 王玉增 蔡演雄 八、女篮兴起南先北后 / 20 第三章 篮球报国赴美深造 / 22 一、舒鸿:奥运第一哨 / 22 二、宋君复:亲历三届奥运会 / 24 三、董守义:三朝元老名满华夏 / 25 第四章 华夏早年著名球队 / 28 一、天津“南开五虎” / 28 “虎王”唐宝堃 队长王锡良 英年早逝魏蓬云 二、北京(北平)“师大五虎” / 31 三、东北大学篮球队 / 32 四、天津良华队 / 32 五、南京中央国术体育专科学校队 / 33 六、上海两江女师女篮 / 35 第二篇 扑不灭的篮球之火 (1937—1949) 第五章 全面抗战时三大区篮球运动 / 40 一、解放区篮球 / 40 二、国统区篮球 / 43 三、日占区篮球 / 44 第六章 重现篮球热 / 46 一、北平自组球队 / 47 二、 津门盟主“华胜队” / 50 三、上海三足鼎立 / 52 四、理论研究初见势头 / 57 五、中华民国全国运动会谢幕 / 57 六、难释奥运情 / 58 奥运队长李震中 全才吴成章 第三篇 共和国篮球 (1949—1966) 第七章 建立专业队伍 尽快提高水平 / 66 一、解放军率先建队 / 66 二、学苏联打快球 / 67 三、理论之争与“积极主动快速” / 69 四、共和国第一支国家队 / 70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代教练 / 74 篮球泰斗牟作云 哺桃李黄埔江畔王永芳 侨胞教练蔡连科 篮球先生范政涛 八一队元老张子沛 女篮主帅吴宣昭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代国手 / 82 张长禄——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位奥运旗手 程世春——篮坛“活字典” 王元琪——双手神投手 田福海——自创“福海球” 黄柏龄——独创中国式跳投 马申妹 周懿娴 李少芬 杨洁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批篮球健将 / 93 八、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批国家裁判 / 94 第八章 “59’高峰” / 95 一、勇战欧洲队 / 95 二、“三大法宝” / 101 三、文武双全两少帅 / 102 “秀才教头”陈文彬 “智多星”杨福鹿 四、共和国第二代球星 / 108 钱澄海:中国篮坛魔术师 杨伯镛:锋线尖刀投突巧 张锡山:“三黑”铁后卫 李世华 田文惠 张凤歧 五、首届全运会四川男篮爆冷 / 115 六、风格流派多元化 / 118 刘贵乙:湖北派代表人物 七、持续的光采 / 119 冠军奠基人黄明媛 第四篇 浴火重生 (1966—1997) 第九章 在动荡中生存 / 130 一、球星的遭遇 / 130 二、“文革”曾是篮球最普及年代 / 131 三、北京东单“痞子队” / 131 四、海南知青篮球队 / 133 五、“文革”中的国家队 / 135 第十章 冲出亚洲 / 138 一、迟到的亚洲冠军 二、水涨船高 / 139 三、男篮两个“五连冠” / 141 1979年“名古屋大战”真版 出奇兵逆转击败南朝鲜 危急关头沉着应变马清盛 钱澄海率队完成首个“五连冠” 第一个“五连冠”重臣 四、二次止步“六连冠” / 153 五、姚明出道,中国队“四连冠” / 154 六、中国女篮第一个亚洲冠军 / 154 七、女篮最长“四连冠” / 160 第十一章 银牌的记忆 / 162 一、首次世锦赛荣获季军 / 162 二、洛杉矶奥运会铜牌略显遗憾 / 163 三、光环背后有危机 / 163 四、李亚光临危受命女篮获奥运银牌 / 165 五、陈道宏接手女篮勇夺世界亚军 / 167 六、巾帼奖牌精英 / 168 郑海霞 陈月芳 邱晨 宋晓波 柳青 丛学娣 李昕 王芳 第十二章 男篮“86’黄金一代” / 176 一、世界第九亦英雄 / 176 二、水到渠成 / 177 三、“86’黄金一代”说再见 / 180 四、“86’黄金一代”英雄榜 / 181 宫鲁鸣 李亚光 孙凤武 张勇军 王非 王立彬 第十三章 突破第八名 / 188 一、挑战和演练 / 188 二、首次大考不及格 / 189 三、世锦赛壮美突破 / 190 四、奥运会也现精彩 / 191 五、“94’—96’一代”英雄谱 / 193 胡卫东 孙军 郑武 巩晓彬 刘玉栋 吴庆龙 第五篇 无改革不篮球 (1994—2018) 第十四章 中职篮联赛诞生 / 200 一、北京会议宣布改革 / 200 二、八强赛投石问路 / 202 三、请回观众 / 203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篮坛50杰 / 204 五、闯荡美职篮、美国女职篮联赛 / 205 宋涛 马健 王治郅 巴特尔 姚明 薛玉洋 刘炜 易建联 孙悦 唐正东 周琦 丁彦雨航 郑海霞 隋菲菲 苗立杰 陈楠 邵婷 韩旭 李月汝 六、联赛改革催生“老枪”现象 / 223 七、与众不同的奥神 / 225 八、“流产”联盟 / 226 九、俱乐部抗议 / 228 十、取消升降级、冠名,国家队首次聘外教 / 229 十一、中职篮10年贡献奖 / 229 。。。。。。
梁希仪,原新华社高级记者,曾任新华社体育部发稿中心副主任、新华社《体育快报》副总编、新华社驻华盛顿体育记者,长期采访国内外篮球比赛,曾是国际篮联《篮球》杂志特约撰稿人,所写体育和篮球报道多次被全国体育记协评为一等奖,曾著《我在美国篮球》一书,2014年至2015年担任申奥冬运会张家口运行中心顾问,并担任《申奥通讯》主编。 孙保生,原资深专家型篮球记者、编辑,先后在北京广播电台体育部、北京晚报体育部任职,采访、报道国内外篮球30年余年,曾任中国篮球新闻委员会委员,是中国篮球新闻奖特殊贡献奖得主,是北京文史研究馆编著《北京男篮》、《北京女篮》两书的主撰稿人,网易《中国篮球往事》专栏作者。
《华夏篮球》由中国篮球协会组织编写。本书是一部真实、客观记述中国篮球运动发展的篮球史书,全书共分六编、25章,近40万字,以史为主线,真实、客观地还原了华夏篮球在各个历史时期既有代表性、又有特殊意义的重要史实。本书内容丰富,力求见事见人,以人为主,使读者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了解中国篮球的过去和现在、成功与教训,记住那些不朽的篮球前辈、精英,也为国内专业篮球人士在思考华夏篮球未来的发展、提高时,开拓视野、活跃思路。 《华夏篮球》对国内外广大篮球工作者、篮球爱好者、体育史学工作者,了解、解读中国篮球历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