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章 中国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与社会历史背景 13
第一节 中国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 14
一 自然地理基础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4
二 历史气候变化与人类农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23
第二节 中国农业发展的社会环境 31
一 植根小农经济土壤中的中国农业 31
二 历史上人口与移民 37
三 土地开垦与人地关系 41
第二章 中国农业空间拓展进程 49
第一节 黄河流域农耕区的兴衰及扩展 52
第二节 长江流域的开发与经济重心南移 58
第三节 移民山区与山区开发 62
一 丘陵山区开发阶段 63
二 丘陵山区开发与农作物类型选择 69
第三章 水利与主要农耕区的开发 81
第一节 华北地区水利灌溉工程与主要农耕区的开发 83
一 灌溉决定了主要农耕区的分布与扩展 85
二 受华北地区自然条件制约灌溉效益的有限性 94
第二节 江南地区灌溉与防洪排涝工程对农业生产的推动 96
一 水利工程由淮河流域向长江流域推移 97
二 水利工程类型由灌溉型向防洪排涝型发展 99
第三节 灌溉与西北地区农业开发 102
一 引黄灌溉工程与农业开发 103
二 高山冰雪融水与绿洲农业 105
三 地下水与坎儿井 106
第四节 南方山区的塘堰建设与山区开发 108
第四章 农业生产技术的地域差异与农业环境利用 117
第一节 土壤类型的辨识与因地制宜的土地利用形式 118
一 中国古代辨识土壤类型的基本理念 119
二 北方土地利用与农作物选择 123
三 南方土地利用与农作物选择 125
第二节 农作物轮作方式与土地易田制 129
一 短期和定期的轮荒耕作制 129
二 中国古代农作物轮作方式 131
三 山区、边地实行的土地易田制 137
第三节 农作物环境适应与农作物种植制度 140
一 地带性因素制约下的农作物生长期 141
二 农作物生长期南北变化与农作物种植制度 163
三 非地带性因素影响下农作物生长期、熟制以及类型变化 188
第四节 传统农业的技术特征与区域分异 193
一 中国传统农业的技术特征 194
二 农业生产技术的区域分异 205
第五节 农作物组合与地域分异 218
一 先秦至汉唐时期农作物组合与区域分异 218
二 唐辽宋金元时期农作物组合与区域分异 220
三 明清以来农作物组合与区域分异 223
第五章 旱地杂粮的源流与作物组合 235
第一节 旱地杂粮的起源地与传播 236
一 粟的起源与传播 236
二 黍的起源地与传播 249
三 高粱起源地与传入中国的时间 251
四 荞麦起源地与生长特点 256
五 菽类作物与大豆起源地 257
六 大麦的起源地与传播 263
第二节 旱地杂粮的地理分布与种植比例 265
一 粟、黍的空间扩展与种植比例 265
二 荞麦空间扩展与地理分布 273
三 高粱空间扩展与地理分布 280
四 菽类作物地理分布与主要品种 287
五 其他旱地作物的地理分布与种植比例 293
第三节 旱地杂粮的组合形式与轮作制度 305
一 北方旱地杂粮的组合与轮作 305
二 南方旱地杂粮的组合与轮作 311
第六章 小麦种植制度与空间扩展 315
第一节 冬小麦传入与黄河流域植麦区形成 319
一 小麦起源地与冬小麦 319
二 冬小麦种植空间东移西扩的变化 323
三 小麦食用方式与小麦在粮食作物中地位的变化 330
四 小麦种植空间扩展与黄河流域植麦区形成 335
第二节 以冬小麦为核心的两三熟种植制度 339
一 两年三熟制出现的时间 339
二 冬小麦与两年三熟种植制度分布区域 342
第三节 小麦向南方扩展与稻麦轮作 359
一 南迁人口土著化与小麦向南方扩展 359
二 唐代北方移民南渡与小麦空间分布 364
三 一年两熟稻麦轮作制与小麦在南方各地的环境选择 372
四 非稻麦复种区与冬小麦分布南界 381
五 明清以来南方稻麦复种与小麦空间分布 386
第四节 春小麦的出现与空间分布 394
一 春小麦起源与传入中国的时间和路径 395
二 唐宋以来春小麦主要分布区 399
第七章 水稻地理分布与种植制度 409
第一节 关于水稻起源地的讨论 410
第二节 粳稻、籼稻的空间分异与环境选择 414
一 解读籼稻、粳稻的命名变化 415
二 粳稻、籼稻的空间分布 419
第三节 水稻品种的变化 427
一 南方水稻品种及其时空变化 427
二 北方旱稻的环境选择 432
第四节 南方水稻种植制度与地域特征 433
一 南方稻麦轮作制的出现与空间分布 433
二
韩茂莉,女,1955年生于北京市,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专业研究为中国历史地理,研究领域涉及历史农业地理、环境变迁以及历史乡村社会地理。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以及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10项,并出版《宋代农业地理》、《辽金农业地理》、《草原与田园--辽金时期西辽河流域农牧业与环境》等学术专著,在《文史》、《中国史研究》、《考古学报》、《近代史研究》、《地理学报》、《地理研究》等刊物发表文章50余篇。
本书是国内外第一部全方位、全时代研究中国农业空间历程的专著,全文近百万字,以当代中国疆域为界,研究包括原始农业、传统农业、近代农业在内数千年农业开发空间历程。全部研究涉及五方面主要内容,即影响农业空间变化的主要因素、农业生产技术与种植制度的变化、主要农作物的起源、传播、种植空间及作物组合方式、畜牧业分离与游牧空间的建立、农业生产区域差异。这项研究不仅填补了历史地理的一项空白,而且对于当代具有重要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