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等教育:从宗教走向世俗(代序)/1
绪论/1
导言一 上帝与耶鲁的巴克里(1951)/8
导言二 亨利·斯楼恩·科芬的耶鲁(1897)/16
导言三 一所"基督教学院"?诺亚·波特与威廉·格拉姆· 萨姆纳的耶鲁(1879-1881)/21
第一部分 新教无宗派主义的确立
1 基督教王国的负担:17世纪的哈佛/31
2 新的科学女王与新的共和政体/48
3 两种宗派主义/72
4 一种辉格党式的正义舆论/84
第二部分 科学时代的美国大学之定义
5 美国的实用与德国的理想:对改革的两种设想/109
6 科学时代的基督教遗产/122
7 诺亚·波特治下的耶鲁:积极的基督教与实证主义/134
8 加利福尼亚:没有多少意识形态成分的革命/146
9 霍普金斯大学的方法世俗化及其基督教原理/164
10 密歇根大学的自由派新教:带来了杰斐逊主义的后果的 新英格兰动机/184
11 哈佛与人道宗教/201
12 在普林斯顿坚守/219
13 使世界免受传统建制的危害/247
14 低教会派的大学理念/267
第三部分 当联系切断之后
15 旧式的宗教所带来的困扰/301
16 令人费解的学术自由观念/330
17 基要主义者的威胁/359
18 基督教的生存障碍/377
19 局外人/406
20 寻找一种灵魂/420
21 一个拥有国家灵魂的教会/443
22 没有新教的自由派新教/464
非科学的最后附言/488
中英译名对照表/505
译者后记/514
本书是20世纪90年代从知识与信仰的交互关系角度探讨美国高等教育世俗化路径的代表性研究。它通过结合西方大学的传统、高深学问的根本属性、科学观念的动态演进等大问题来生动讲述哈佛、耶鲁等领军型高校于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在自由派新教精神主导下的历史变迁,透彻地分析了原本浸透宗教精神的高等教育逐渐走向世俗状态的路径。本书熔风瞻的历史叙述和透彻的理性思辨于一炉,一经出版,竟在美国图书市场上创造了学术著作畅销的奇迹。本书有助于中国人文、社科学界师生及教育管理者深度认知美国文化的历史脉动及高等院校的文化使命。本书为第二版,将会引起广泛关注。
全面的研究和清晰的叙述。……马斯顿先生的这本书及时地为今天的一场激烈争论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背景资料。美国需要一系列共同价值来保证它的历史认同吗?
--《纽约时报》
(这本书里的)尖锐批评将很难遭到忽视。小心翼翼的研究、令人信服的证明和对于当代争论的彻底重构都使它成为一本有价值的著作。
-- 《华盛顿邮报》
这本书令一些人感到沮丧,并且让另一些人觉得烦恼。每个人都应该读一读。
--《21世纪的基督教》的作者罗伯特·伍斯诺
(一项)划时代的研究……马斯顿的研究是有说服力的,而且他的结论是冷静的……真乃宝贵的资源。
--《当代神学》
(美)乔治·M.马斯登(George M.Marsden),美国圣母大学历史学讲席教授,美国著名的教育史家、文化史家。有专著12种。
本书是20世纪90年代从知识与信仰的交互关系角度探讨美国高等教育世俗化路径的代表性研究。它通过结合西方大学的传统、高深学问的根本属性、科学观念的动态演进等大问题来生动讲述哈佛、耶鲁等领军型高校于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在自由派新教精神主导下的历史变迁,透彻地分析了原本浸透宗教精神的高等教育逐渐走向世俗状态的路径。本书熔风瞻的历史叙述和透彻的理性思辨于一炉,一经出版,竟在美国图书市场上创造了学术著作畅销的奇迹。本书有助于中国人文、社科学界师生及教育管理者深度认知美国文化的历史脉动及高等院校的文化使命。本书为第二版,将会引起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