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主题报告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中国金融 1
第一章 金融宏观调控 3
第二章 金融机构发展 39
第三章 金融市场发展 104
第四章 金融国际化发展 168
第五章 金融监管 195
第二部分 专题报告 服务经济新动能转换的金融创新 255
专题一 中国影子银行的发展及其对经济波动的影响 257
专题二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设计 275
专题三 我国人口结构对商品住宅价格的影响 288
专题四 市场情绪对商品住房市场交易的影响 310
专题五 邮币卡价格泡沫检验及其预警分析 323
专题六 风险投资与企业创新 338
专题七 基于制度距离视角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 357
专题八 保险资金与股价波动 374
参考文献 390
附录 2016年中国金融发展大事记 415
后记 427
2016年,我国面临更为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金融环境,世界经济保持复苏态势,国内经济增长速度保持缓中趋稳、稳中趋好态势,国际收支总体上保持基本平衡。从国际环境看,世界经济复苏总体缓慢,国际金融市场波动频繁,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继续分化。美国经济复苏总体平稳,美联储上调联邦基金基准利率;欧央行继续加大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力度,下调多项指标利率;日本央行在2016年1月引入负利率政策;英格兰银行继续维持基准利率不变。与此同时,新兴经济体货币政策也继续分化。全球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加剧了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
从国内环境看,中国经济运行整体情况符合“新常态”的预期,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我国消费贡献率继续提高,投资缓中趋稳,贸易顺差收窄,工业生产平稳增长,企业效益逐渐好转,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在创新创业战略的驱动下,新产业、新商业模式快速发展,新的经济增长动能在不断聚集,但制约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2016年,我国央行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工具,做好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匹配的总需求管理,以营造及维护健康良好的金融环境,助力经济转型升级及结构调整。但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部分地区资产泡沫问题仍较凸显,中国经济依然存在较大下行压力。
在金融宏观调控方面,2016年是中央明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后的开局之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将是贯穿“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一条主线。
2016年,央行深化货币政策的结构性改革,金融宏观调控更加注重平衡稳增长、调结构、抑泡沫和防风险之间的关系。同时央行强化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有效防控了金融市场的流动性风险。通过不断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和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货币政策调控机制改革得到进一步深化。在“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的金融调控政策框架下,货币政策转向稳健中性。但2016年,资产泡沫问题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在资产价格泡沫、杠杆率、金融体系潜在风险仍然较高的情况下,防范金融风险仍然是宏观调控政策的主旋律。
从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来看:2016年经济增长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经济结构转型效果逐渐显现。经济对投资和外需的依赖度下降,网上消费和小汽车消费成为消费领域的两大亮点,第三产业的拉动作用增强,不少产业成为我国经济的新增长点,区域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物价处于缓慢上行周期;在“互联网+”时代与行业转型的过程中,就业的结构性矛盾虽然突出,但总体趋向稳定;国际收支总体平衡。从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来看:货币供应量保持平稳较快增长,2016年12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155.01万亿元,同比增长11.3%,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48.66万亿元,同比增长21.4%,流通中货币(M0)余额6.83万亿元,同比增长8.1%;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稳中小幅下行;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明显增加。
但2016年我国金融宏观调控依然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结构性失衡,导致经济循环不畅;民间投资增速下滑;外需不振,出口持续下降;社会消费长期增长动力不足;节能减排压力较大;房地产泡沫化问题突出,系统性金融风险加大;国际形势动荡,全球经济复苏继续呈疲弱和不稳定状态。
本报告针对金融宏观调控的突出问题提出建议:深入推动“三去一降一补”,着力解决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难题;着力提高投资的有效性,保持投资稳定增长;延长加工贸易价值链,稳定外贸出口;短期内实行适度的需求管理;推进绿色金融健康可持续发展;系统完善宏观审慎体系,落实宏观审慎监管制度;坚决抑制房地产泡沫化,防范金融风险,促进汇率稳定。
《2017中国金融发展报告》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文库之一,撰写时始终坚持立足中国国情,以现实问题为导向,将长期跟踪研究和专题特色研究结合起来。其中,主题报告,从金融宏观调控、金融机构发展、金融市场、国际化和金融监管五个方面着手,总结了过去一年我国在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趋势;专题报告,从影子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设计等八个热点问题入手,展现了中国金融业过去一年发展的独特性。
朱新蓉,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产业升级与区域金融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金融学博士生导师组组长。唐文进,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现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院长。
《2017中国金融发展报告》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文库之一,撰写时始终坚持立足中国国情,以现实问题为导向,将长期跟踪研究和专题特色研究结合起来。因此,2017年报告继续沿袭前五部报告的框架,采取总分报告形式,分为主题报告、专题报告和大事记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主题报告,从金融宏观调控、金融机构发展、金融市场、国际化和金融监管五个方面着手,总结了过去一年我国在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趋势;第二部分为专题报告,从影子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设计等八个热点问题入手,展现了中国金融业过去一年发展的独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