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模式2中知识生产的一些特征
模式2的内在一致性
模式2的一些意涵
第一章 知识生产的演进
知识生产新模式的现象学
模式2知识生产的动力学
第二章 知识的市场化和商业化
知识生产中的规模和范围
动态竞争和知识生产
研究的商业化
新生产经济学
知识的构架
质量控制的新维度
规模知识生产、范围知识生产和知识生产新模式
第三章研究和教育的大众化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类型
同僚治理、管理主义和知识的分化
向知识产业的转变
技术转让不断变化的本质
第四章 以人文学科为例
科学和人文学科中的模式2知识:相似性与差异性
情境化和人文学科的意义
第五章 竞争、合作与全球化
网络企业、研发联盟与企业网
信息技术范式
全球化的矛盾后果
第六章 机构重组
功能多元化的张力
多元化的水平与方式
知识生产的新型组织化图景
第七章 社会弥散式知识管理时代的到来
科学和技术政策的三个阶段
反思基本假设
弥散式知识生产的管理
未来的问题
术语表
扩展阅读文献
索引
译者后记
迈克尔等人所著的《知识生产的新模式》一书自问世以来,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其影响遍及科技政策、高等教育学、科学社会学、管理学、知识经济学等领域,并被广泛引用。作者讨论的模式2的知识生产可能对现有高等教育体制和科研体制提出的挑战值得我国学界充分重视。
迈克尔.吉本斯(Michael Gibbons)教授是英国苏克塞斯大学科技政策研究所(SPRU)教授,前任所长,研究生院院长。曾经担任英国曼切斯特大学科学技术与工程政策研究所(PREST)所长,OECD咨询专家,欧盟委员会大学联席会议主席。
当代社会知识生产方式,包括科学知识、社会知识和文化知识等,都在发生根本性变化。本书提出了知识生产模式变化的新观点,即:传统的知识生产模式I是指基于牛顿模式科学研究,以单学科研究为主,而知识生产模式II是指在应用环境中,利用交叉学科研究的方法,更加强调研究结果的绩效和社会作用的知识生产模式。本书分析了模式I和模式II的变化,如机制、观念、实践、政策等,讨论如何制定和实施新的科学政策以适应新的知识生产模式。全书分为7个部分,约20万字,包括:知识生产的演化、知识的市场化、科学研究和教育的集约化、人文科学的知识创新、企业创新中的竞争与合作、知识生产规模化、知识生产的社会管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