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丝绸之路与东西文化交流
第一编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与古代新疆
唐代安西都护府与丝绸之路
——以吐鲁番出土文书为中心
丝绸之路上的北庭(公元7—10世纪)
中古中西交通史上的统万城
阚氏高昌王国与柔然、西域的关系
第二编文化交流与互动
波斯与中国:两种文化在唐朝的交融
唐朝与黑衣大食关系史新证
——记贞元初年杨良瑶的聘使大食
敦煌文献所见晚唐五代宋初的中印文化交往
唐与新罗文化交往史证
——以《海州大云寺禅院碑》为中心
八世纪的东亚外交形势和日中遣唐使交流
从《井真成墓志》看唐朝对日本遣唐使的礼遇
第三编汉文化的西渐
唐代西域的汉化佛寺系统
唐代龟兹地区流传的汉文典籍
——以德藏“吐鲁番收集品”为中心
唐代禅宗的西域流传
《兰亭序》在西域
王羲之《尚想黄绮帖》在西域的流传
接受与排斥
——唐朝时期汉籍的西域流布
第四编外来物质文明的贡献
丝绸之路上的粟特商人与粟特文化
丝路钱币与粟特商人
一位粟特首领的丝路生涯
——史君石椁图像素描
于阗花毡与粟特银盘
——九、十世纪敦煌寺院的外来供养
绵绫家家总满
——谈十世纪敦煌于阗间的丝织品交流
第五编三夷教的流传
吐鲁番出土《金光明经》写本题记与祆教初传高昌问题
佛像还是祆神?
——从于阗看丝路宗教的混同形态
再谈丝绸之路上宗教的混同形态
——于阗佛寺壁画的新探索
唐代佛道二教眼中的外道——景教徒
敦煌景教文献写本的真与伪
西域
——摩尼教最终的乐园
索引
后记
荣新江,1960年生,河北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现为北大历史系暨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主要从事隋唐史、西域史、中外关系史、敦煌学研究,著有《归义军史研究》、《敦煌学十八讲》、《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中国中古史研究十论》、《于阗史丛考(增订本)》(合著
本书是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荣新江教授近年来重要研究文章结集,包括《汉唐中西关系史——对新旧史料的一个概观》,
《丝绸之路》,《海路还是陆路——佛教传入汉代中国的途径和流行区域研究述评》,《唐代安西都护府与丝绸之路——以吐鲁番出土文书为中心》,《7—10世纪丝绸之路上的北庭》,《丝绸之路的新出土文書──吐魯番新出文書的整理与研究》,《伊斯兰化以前的中亚——东西交往史的角色/丝绸之路与古代新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