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详细信息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点击查看大图片
|
孟子新注新译 |
书号: | 29035 |
ISBN: | 978-7-301-29035-4 |
作者: |
杨逢彬
|
版次: | 1 |
开本: | 大32开 |
装订: | 平 |
字数: |
336 千字
页数:480
|
定价: | ¥45.00 |
浏览次数: | 162 |
出版日期: | 2018-04-04 |
丛书名: | |
|
|
 |
购书咨询:Tel:8610-62757515 / 62752015 E-mail:pupbookstore@gmail.com |
内容简介: |
本書是《論語新注新譯》的姊妹篇,同樣運用現代語言學方法,考證了《孟子》中108例古今眾說紛紜的疑難詞句,並給出確切的解釋。爲惠及廣大讀者,考證以“譯注”形式呈現——下里巴人的形式,陽春白雪的內容。 本書“考證”方法之主要者,仍是楊樹達先生所謂“審句例”——在浩如煙海的同時代文獻中網羅類似結構的詞句,予以歸納類比。以“最博最精”著稱的王念孙、王引之父子釋讀古書的名篇,如釋“終風且暴”,正是這樣做的。 本書的108篇“考證”,或稍不如《論語新注新譯》162篇之富贍,但本書《導言》較之《論語新注新譯·導言》,當有過之;對有志讀古書的朋友,或能如醇醪之怡神,或能似醍醐之灌頂——敬請別輕輕放過。 如果您不想與一本好書失之交臂,請一讀楊逢彬先生這部力作吧!
|
精彩片段: |
本书稿是继杨伯峻先生《孟子译注》之后的又一部力作。作者运用现代语言学的方法通过语言系统内部的比较解决了《孟子》历代注家断句及理解上的分歧。与杨伯峻《孟子译注》相比,本书稿基本上解决了"一说""又说"的问题,因为事实上只存在一种意义,两种以上的解释只有一种是符合作者本意的。其次运用这种方法纠正了不少错误,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允准可靠。考虑到一般读者的阅读需要,本书稿给出《孟子》的全部现代汉语翻译。本书是作者坐十年冷板凳细细磨出来的成果。考证《孟子》中百余例古今见仁见智的疑难词句,以译注的方式呈现。
|
章节目录: |
目録 卷首的話1 導言1 例言1 梁惠王章句上(凡七章) 梁惠王章句下(凡十六章) 公孫丑章句上(凡九章) 公孫丑章句下(凡十四章) 滕文公章句上(凡五章) 滕文公章句下(凡十章) 離婁章句上(凡二十八章) 離婁章句下(凡三十三章) 萬章章句上(凡九章) 萬章章句下(凡九章) 告子章句上(凡二十章) 告子章句下(凡十六章) 盡心章句上(凡四十六章) 盡心章句下(凡三十八章) 《孟子》疑難詞句考證索引
|
作者简介: |
楊逢彬,1956年生,湖南長沙人,鍾叔河先生說他“是一個有理想家氣質的做學問的人”。師從郭錫良先生,獲博士學位。在武漢大學中文系從助教做到教授,現任上海大學中文系教授、中央財大CEMA教授。所著《殷墟甲骨刻辭詞類研究》獲王力語言學獎、廣東省優秀圖書獎。又有《論語新注新譯》,郭錫良先生說它“的確是在語法系統規律指導下的‘竭慮殫精’之作,它在楊伯峻《論語譯注》的基礎上,無疑又跨進了一大步”。
|
书 评: |
|
其 它: |
|
|
|
|